博彩楼

长者助手
手机版
设为博彩楼|加入收藏
博彩楼 > 专题 > 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专家视点

独家访谈|崔勇:广东“四普”已转入全面实地调查阶段

时间 : 2024-11-04 17:14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 文艺 潘俊华 等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文物普查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2023年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宣布启动。紧随其后,2024年2月29日,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动员部署会在广州召开,正式拉开了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序幕。

文物普查培训和省级试点工作同步在广东全省铺开。记者从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简称“广东省文物普查办”)了解到,广东21 个地市 122 个县(市、区)均已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省各级普查办人员1766人,组建市县级普查队伍185 支、2670 人。

据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23年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目前,广东省的四普在经过前期准备、试点试验、片区培训后,正式转入了第二阶段的实地调查工作。

退休后不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崔勇被返聘到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专职担任副主任一职,同时负责四普中的水下专项。 

1.jpg

崔勇

在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崔勇曾参与国家的二普、三普,是业内的行家里手。眼下正值广东四普工作的全面推进,记者来到广东省文物普查办公室,对崔勇老师进行了专访——

文物普查办是四普的一个节点

羊城晚报:您退休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崔勇:这是一次双向的选择。我退休时间不长,刚好省文旅厅找到我,说有这样一项工作,所以我愿意接受返聘。从事广东考古工作几十年,我跟地方的关系还维系着,很多协调工作可以由我去做。而且我现在身体也还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没问题。

羊城晚报:专门设立的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工作内容有哪些?

崔勇:我们现在所在的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是因四普工作临时成立的一个部门,从整体上协调四普工作。在博彩楼 ,四普工作涉及各个处室,比如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革命文物处,广东省文物普查办是各项工作汇总、协调的地方,是四普工作的一个节点。

羊城晚报:目前,广东省四普进行到什么阶段了?

崔勇:有两个指标可以关注,一个是经费落实进度,另一个是实际工作启动率,二者是相互匹配的。四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工作,广东省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目前均已启动,启动率达到100%。其次是经费落实情况,广东省在全国范围内大概排在中上的位置。

2.jpg

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场

对文物点进行校准定位

羊城晚报:目前距离国家的三普结束已经十多年,这次四普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崔勇:四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三普的成果进行复查。三普原来做的很多工作都做得很好,但是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当时的数据采集,特别是GPS定位准确性并不高。

现在技术进步了,四普需要借助GPS或者北斗定位技术对文物点进行重新校准定位,最后将它们落在一张矢量化电子地图上。应该说是对三普成果的一个再认识。

羊城晚报:这张矢量化电子地图对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崔勇:现在我们各方面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可以把四普工作做得更加精确。这张矢量图完成录入后,国家在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都可以更精准地把握文物信息。它其实跟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是一样的,是国家制定整体战略的重要信息来源。

文物普查成果对重大项目建设有很大帮助。比如修输油管道、高铁、公路,前期规划设计中,就要依托文物普查成果看有没有穿过比较重要的文物点。应该说广东省几乎所有高速公路在修建前,考古工作人员几乎都用脚丈量过一遍。

如今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可谓超前

羊城晚报:从二普、三普到如今的四普,您感受到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什么?

崔勇:比较深刻的感受是文物保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前大家对文物保护不太重视,总把文物跟宝物、宝贝简单联系起来。到现在文物界定的范围非常宽了,比如在三普中,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也认定为文物。

就像著名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它虽然建于20世纪80年代,但由于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重要性摆在那儿,因此在三普中也被认定为文物去保护。应该说,如今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是超前的,所谓的超前也是为后人在考虑。

羊城晚报:四普中对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崔勇:四普践行的是原则是应保尽保,通过划定年代线的方式,在年代上将古代文物下限延至清代,1911年以前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全部纳入普查和认定范围。而1911年以后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重要关联的各类史迹,也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首次进行水下文化遗产普查

羊城晚报:我们注意到,广东省四普有一个水下专项,您是项目负责人。对水下文化遗产普查进行普查,在广东是首次吗?

崔勇:是的,三普没有涉及水下文化遗产的普查。但是在2015年,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的同时,广东率先在全国公布2处省级水下文物保护区,它们分别是“南海Ⅰ号”水下文物保护区和“南澳Ⅰ号”水下文物保护区,这两个水下文物保护区一直很重要,陆续有一些文物线索发现。

四普中,我们要对一批水下文物线索进行确认。当然不一定每个都要进行考古发掘,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文物登记保护下来,后续将其公布成水下文物保护区。实践证明,这对古代沉船保护是有利的,比如出现偷盗或者其他盗捞行为,我们就有执法的依据了,会对不法行为形成一种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