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多地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加大新发现力度、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普查宣传、提升普查成果质量等方面深化推进文物普查工作,为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任务作出积极探索。
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应普尽普、应保尽保”工作要求,做好复查工作的同时,持续征集新发现文物线索。积极对接住建、宣传、党史等相关部门,聚焦尚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革命遗址,补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走访镇街文化站、乡村老人组、学校老教师等,重点挖掘分散于乡村各个角落的祠堂、民居等文物建筑;利用无人机航拍图,分析可能存在的文物线索并实地查看。截至3月17日,已完成1345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新发现文物209处,居全省第二位。
韶关市于3月4日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部署会,就下一步普查工作做出相关部署。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文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实地调查数据的整理、审核和录入工作,从严审核普查数据。加强区域专项调查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资源挖掘,推进新发现文物线索的核查和价值认定。做好消失文物的核查处置,彻底查清原因并及时移交线索。加强文物普查典型人物、典型案例、重要新发现的宣传,将四普宣传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的宣贯工作结合起来。
中山市创新普查宣传模式,打造多样化宣传格局。在“文旅中山”等新媒体平台开辟四普专题,制作推文、电子海报、短视频并通过中山广播电视台、央视频等媒体平台进行推送,线下编印宣传折页17000册进行派发。组织策划“我是小小文物普查员”系列体验活动,活动曝光量超3000人次,带领市民和青少年对中山市代表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普查实践,让人民群众参与普查工作,学习文物保护知识,共享文物保护成果。
广州市组建专家队伍确保普查成果质量。市普查办调集本市文物系统专业力量,成立综合协调组和专家指导组,将全市分为4个片区,20名专家分组分片区对普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自2024年12月以来,广州市普查办共组织省、市文物普查专家12次,对11个区的普查工作进行抽查指导,完成72处文物普查登记点实地抽查、6处普查现场指导、45处普查登记表的现场评审及答疑,确保普查成果符合四普信息登录规范要求。